輕鬆賺錢?我們不一定喜歡!
改變一下對「金錢」的看法,讓我們更放心享受年底大血拼(笑)!
上星期跟「一中心出版社」完成我第一次網路直播連線,那一天連線時間是台灣下午一點、加拿大西岸時間晚上九點,兩個女兒通常八點半睡覺,所以我原本預估跟先生一起張羅小孩睡覺後,我就能把電腦搬到地下室去連線。結果那天發生一個小意外,七歲大女兒下樓梯時可能走太快,不小心從樓梯上摔下來,右腳踝腫很大無法移動,我一面安慰大哭的她,一面又擔心有沒有傷到骨頭(還好事後沒有),我就在一面擔心她,一面又有點緊張的心情下開始連線,整個過程進行地很順利,原本預定半小時時間,我與主持人Zoeey卻開心地聊了一個小時。
有興趣的人可以從「粉絲團」重看上星期的轉播(笑)。
在連線時被問到一個「靈性與金錢」的問題,很多人認為這兩者相互衝突,有靈性的人不應該在意金錢、愛錢的人就是缺乏靈性。其實我們的社會真有趣,一份受人崇敬的工作就不應該賺很多錢,例如靈性大師與宗教領袖都應該過著兩袖清風的生活;但一份受人鄙夷的工作,例如性工作者,他們就理應賺很多錢。換個角度說,受人尊敬與錢多寡應該是反比,我們明明希望有錢,但卻對錢的觀感很不友善。
我們一定都聽過類似的個性,一個有權又強勢、到處亂撒錢、狗眼看人低的暴發戶,或明明有錢卻很小氣,對任何東西都斤斤計較、不願被他人佔便宜的鐵公雞。但其實這些「行為」與這個人有沒有「錢」並沒有關係,一個總看不起別人的人,不管有沒有錢,他們都容易看不起別人;或者一個小氣、愛斤斤計較的人,其實跟他的銀行存款多寡不一定有關係。
但如果我們對「錢」看法總如此負面,內心卻又渴望有錢的話,這會讓我們總陷入一個金錢矛盾中認為:
「賺錢非要很辛苦不可,這樣自己才『夠資格』有錢,因為自己是正正當當、辛苦努力下所累積的財富,跟那些土財主、鐵公雞等級不一樣」,然後我們就會創造出賺錢總是很辛苦的實相來,覺得這樣才是「對」的,即使我們總以為自己很渴望輕鬆賺大錢。
再換個角度說,甚至如果我們真如願以償地找到一個「工作輕鬆、受人敬重、又能賺大錢」工作,我們還不一定會開心。
我大學唸新聞系時有一個很棒的老師,他在台灣早期報業蓬勃時踏入新聞界,並很快地當上總編輯,他說他每天工作就是等交稿時間一到,編輯們將審理好的稿子送到他面前,他再來決定哪些留、哪些刪、哪些延後刊登等等,薪水又高又輕鬆、而且非常受人敬重,一開始覺得自己幸運的不得了,但日子久了他就覺得好無聊,他甚至曾等稿子無聊到手肘一直壓在桌上,壓到兩手手肘發炎。然後做了一兩年後,他因受不了而把工作辭掉,改到大學當老師,雖然薪水少很多、壓力大很多、還要常跟難搞的大學生周旋,但他忙得既快樂又有成就感,學生們也都很愛戴他。
我還有另一個朋友擔任高階主管多年,他說他原本以為大家希望賺錢可以輕鬆又簡單,但多年經驗下來,他發現人性根本沒那麼「簡單」。他說同樣薪水之下,往往大多數人反而渴望:「有點挑戰但又不能太困難、能夠掌握但又不能太簡單的工作。挑戰性太高會被認為主管難搞或愛找麻煩,太簡單會認為被主管看不起或不被信任」主管真是難為啊XDD!
在父母長輩那一代,是一個以辛苦生存為主的年代,能夠賺錢供給全家溫飽,那是最有成就感的事。但我們這一代是實現自我的年代,大部分的我們都沒有今天不工作、明天就餓肚子的急迫感,對於賺錢與否,我們其實更渴望一股更深層的實現,光是賺錢供給全家溫飽只能打動我們一半,另一半還需要符合對自我實現的追求,但如果我們沒意識到這一點,仍使用上一代的觀點來追求這一代的實現,內心就會產生矛盾,而創造出辛苦很久卻只能賺一點點、或是錢賺越多內心卻更空虛的實相來。
就像金錢與靈性的關係,這兩者其實一點都不衝突,反而因為對靈性的喜愛,而能幫助我們從自我觀察中發現對金錢的矛盾理念,它能幫助我們轉換對金錢的認知,幫助我們找到更適合自己的工作、即使充滿挑戰也享受自我實現、即使辛苦但也享受成就感的獲得,並讓我們更願意付出而且做得更好,做得好就更容易帶來財富。並且也能在壓力大時,主動反問自己,這些辛苦是否是為了自己喜歡的事情?如果是的話其實滿幸福的,讓自己微笑地喘口氣後再出發。
賺錢辛苦與否、以及生活享受與否?全都來自我們怎麼看待與認為,轉換思考讓我們重新看待「金錢」對我們的意義,如果賺錢很辛苦又吃力,有時往往來自意念所創造出的實相,將意念轉換一下,漸漸地,我們創造出的實相也將會有所不同。
祝大家聖誕快樂(笑)!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