照片
最近與家人到舊金山度假,中間發生了一個相機不見的小插曲。
那天早上出門前發現找不到相機,想了一陣子才發現似乎將它掉在前一晚的餐廳中,而餐廳只有晚上營業,也就是說我們有整天行程,但卻沒相機可拍照(我的手機無法拍照><)。一邊煩惱一邊擔憂,若相機被撿走了怎麼辦? 或根本沒掉在餐廳怎麼辦? 而那台相機除了旅行紀錄之外,還有之前大女兒幼稚園活動的照片、幼稚園畢業的照片、小女兒一部分的成長紀錄等等,而我在旅行前(因為懶散)還沒機會將它們存放電腦中……若這些都不見了,到底該怎麼辦?
但再擔憂也只能等晚上餐廳開門,才能打電話詢問相機下落。一整天很不習慣沒有相機握在手上,看到美食美景時無法拍照更煎熬,我一面走一面想「到底拍照的意義在哪裡?」在數位相機、手機拍照功能尚未發明前,一切只能依賴底片的年代中,拍照絕對不如現在來的容易,大家都很小心的選擇要拍的每一個角度與景點,深怕浪費底片,而且當時眼睛也只能透過相機裡的小小視窗,來判斷照片角度、光線、構圖、人物等,然後一切也要等底片拍完也洗出來後,才能看到拍出成果。
也就是說,那時候的所有風景、人物等照片,都是經過深思熟慮下的選擇,不輕易拍照也就等於我們花更多時間在當下,多過不管看到什麼就一股腦按快門,而每一個值得拍下的時刻,都被我們慎重看待,用珍惜的心看每一個景點,也反映在用珍惜的心將它紀錄在照片的心態上。。
那更別提相機尚未發明前,人們都怎麼看待生活點滴? 他們用腦袋來記憶、用感受來體會生活的每一個片段,事後回想時,彷若又回到那個時空中重新感受一次,有些角度與光線照片捕捉不了,有些當下的感受無法被儀器記錄下來,但腦袋可以,還可以隨時播放。
又轉回現在,現今數位照片如此盛行,又真為我們帶來多少更好的回憶呢? 我們又多珍惜曾拍過的照片? 還是拍照只是為了讓自己心安? 怕以後忘記而只能靠照片記錄下來。或若沒用照片的話,那個景象是否就像不曾存在過一樣? 因為腦袋被訓練得越來越不可靠?
然後在某些時候,我們就需要花很多時間不斷按快門,餐點來了我們忍著大快朵頤的衝動,因為要先拍照;孩子們玩得很開心,我們卻打斷要他們看向鏡頭微笑;或者明明玩得很開心,我們卻得讓自己中斷一下,只為了花時間找角度按快門。
我們記錄下的生活就像一張張照片一樣,不斷被中斷、不斷去定格,這樣會比較有意義嗎?
在旅行中沒有相機的一整天裡,我「被迫」專注的用腦袋與感覺來記錄當天的行程,一開始覺得不安,但也漸漸覺得好自由。當我知道這片美景只能依賴腦袋記錄下來時,我很認真專注的品味每一個畫面,當眼前的美食只能靠味蕾與眼睛記憶時,我珍惜的把每一口食物送進嘴中,看著孩子歡笑的臉龐,我用眼睛當鏡頭,將它一點一滴紀錄在我的腦中。
因此當晚上獲知相機真的掉在餐廳,並也順利從店經理手中接獲時,內心當然很開心,但也讓我重新思考「照相」的意義。
隔天,在旅遊中我開始慎選拍照時刻,多花時間讓自己專注享受當下,讓自己的腦袋與感受「住」在當下的美好,我不是依靠相機裡的照片來記憶,而是靠我自己來體會,這樣的感覺很好,回來後當我回想到舊金山的某個時刻,就彷若又回到那個街道上,那一天的氣溫與感覺又重新回來,甚至路上行人都變得更加生動,我也能多次回到記憶中的景點,一切都依然鮮明生動,因為我很認真地感受每個片段,腦袋也盡責地幫我記錄下來。
我終於能體會,「真正的旅行是你從未離開過」這句話的意義。
珍惜過著生活的每一個片段,它們留在腦中的回憶,比任何一張偉大的照片都還要美麗許多,因為照片是靜止的,而回憶是鮮活的,還能隨著不同年紀與心境,而得到更多體悟。
每一個時刻都不只住在照片中,而存在我們的靈魂裡。
照片:
著名影集Full House的開場景點之一,位於舊金山Alamo Square正對面房子街景「Painted Ladies」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