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66.jpg

能量生活:神能幫我什麼?

上層世界是「神」的世界,進入前,分為兩篇來探討兩個有趣的議題。

1、神能幫我什麼?

2、神為什麼要幫我?

科學時代來臨之後,無法被「實驗證明」的宗教,從原先領導地位,慢慢趨於輔助,然後又變成某些政治打壓的對象,而打壓後的結果,也變相驅使原先良善的教義,加入複雜種族仇恨因子,漸漸變成某些恐怖份子的溫床,或是被有心人士利用,而變成斂財劫色的藉口,現代人對宗教往往恐懼居多。

一般來說,一個身心健康的人,除了擁有正面積極的態度,也能接納挫折,專注自己的夢想之餘,也能關懷他人,內心隨時感到平靜幸福。但就能量來說,若真有這樣的人存在,他也不可能是快樂的,因為內心沒有痛苦來襯托快樂,即使一切順利仍只覺得空虛落寞。

人生的目的要在痛苦中看到快樂、快樂中接納痛苦。若種種理由對痛苦產生依賴,反而對快樂感到不安,而下意識找尋更多痛苦來安定自己,這是情緒失衡與心理疾病的開端。怎麼平衡痛苦與快樂? 怎麼更加了解自己? 神明或許是一個不錯的幫手。

是的,神明不是偉大崇高的領袖,舉凡任何宗教的所有神明,對我們來說都只是「幫手」而已,一個(或許可以)幫助我們理解生命的領航員。

但神明所傳達的每一個理念,尤其是被他人撰寫後的教義,全部都是參考用,我們的生命體驗是我們的,所有外來想法,都只是幫助我們建立自身想法的參考書而已,我們的生命來自神聖的自我覺知,而不是為了死後投入神明懷抱等理由而存在。

神能幫我們的兩件事:

1、借助神明的力量,讓自己喘口氣。

當我們痛苦無助時,請神明幫助我們,點燃內心的堅強與耐力;當我們對生命無助徬徨時,請神明陪伴我們,挺過深不見底的孤寂。有神明陪伴,除了心中得到慰藉之外,最重要的是他們能強化心中的韌性,因為我們的神性與神明的善念是相互呼應的。(下一篇會詳加說明)

例如每次下結界時,用自己的力量無法撐太多,但若想成「神明是透過我來淨化磁場」時就會輕鬆很多。當心中難過鬱悶時,若心理一直翻攪痛苦只會越鑽越深,但若秉持「神性透過我來感受痛苦」就會相對舒服一點。

2、借助宗教信仰提供的知識,增加對生命的理解。

在中古時代,教堂是提供世人知識的來源,很多人學認字是為了解讀教義。

每個宗教信仰都有他們「理解生命」的看法,多閱讀可以加深思考。遇到困難時,也能以更元的角度來解答問題,看待生命的方式,不只一種選擇。

這樣看待神明會不會太草率? 這取決如何定位「神明」? 很多人認為加入基督教就是要信仰他們的神,每星期要上教堂,要去相信教義 (要不然可能會被神懲罰?) 或是,佛教徒要吃齋唸佛,拿佛珠念佛經 (要不然可能被神懲罰?) 或甚至信了A宗教就不能也信B,不虔誠的下場更可能被懲罰?

想一想,「神懲罰你有什麼好處?」能從中得到利益是「人」、不是「神」,增加信徒賺取教費、販售宗教商品等利益,神明能享受的到嗎? 富麗宏偉的教堂或寺廟是給神住? 還是給人看的?

再來,或許你會說,神受到世間眾多喜愛,能豐沛自身能量與壯大(神界/靈界)勢力,所以才需要努力顯神蹟來「拉票」,這倒是一個可能性較高的理由。但話又說回來,神明若如此「人性化」考量自己,我們為何要「神性化」去看待他們呢? 若宗教對我們只是「幫手」的角色,又何需擔心自己被宗教牽著鼻子走呢?

所有想法,包括所有宗教教義、大師書籍、粉絲團文章、眾人評論等,再怎麼有理? 作者多麼偉大? 全部都是參考用,讀完後「自己的」理解? 想法? 做法是什麼? 才是唯一重要的。

下一篇會進一步探討「神為何要幫我?」有興趣的人不要錯過囉!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arvie 的頭像
    Marvie

    Marvie的湖畔小屋

    Mar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