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9856DCDF-68EB-4157-8F59-3525144E5574.jpeg

 

如何不要想太多?

 

我是一個容易「想太多」的人,簡單來說就是:腦袋永遠比身體還勤勞。

 

因此當我頭腦想不通時,身體就會變得沈重無比,什麼事都不想做、做任何事都打不起精神。特別明顯在瑜珈練習時,若練習一個困難動作前,先深呼吸要自己慢慢來、好好做時,這一份期待所帶來的壓力、以及擔憂做不到的恐懼感,反而會讓身體變得更僵硬;或者一面練習、一面分神想著其他事情時,腳容易踩不穩、身體容易歪曲,甚至還會跌倒。

 

因此最近我深深迷上「腦袋閉嘴法」。

 

要讓腦袋閉嘴並不容易,工作生活都需要用腦袋「思考」,腦袋一直習慣轉個不停,休息時打電動、看劇、看書等也需要思考,甚至睡覺也都在思考,白天的情緒到了夜晚就會變成夢境呈現,只是一個有前後劇情、另一個則是用天馬行空的圖片影像呈現。

 

因此如何讓腦袋閉嘴?我會把重心放在「身體」上面。

 

當我正在思考時,我會同時把感受均勻放在「身體」上面,而不只侷限在頭腦中。我會試著同時感覺腳指頭、手關節、肩膀、大腿、髮根等身體各處的「感覺」,讓能量同時間在身體各處遊走,我發現到幾個好處。

 

第一個好處是,它讓能量均勻分散在身體各處,而不是同時大量湧入腦中而「塞車」,有時候思考過度、或者長時間工作太久容易頭痛頭昏,來自於血液大量湧入腦中、能量卡住所致。

 

第二是,當我們將注意力同時分散到身體各處時,同時間也讓能量產生「出入口」,就像呼吸一樣,每一口呼吸都來自呼氣與吸氣才能完成。

 

如果思考時我們只把能量集中於「腦部」,身體其他出入口就會變小,久了就會容易腰痠背痛,肩頸僵硬,因為我們只管「頭腦」而忽略身體各處的平衡,但若同時間將注意力也轉移到身體各處時,身體就能跟著腦袋一起呼氣吐氣,我們就不容易思考過度而忘記移動身體產生痠痛,身體所能將各處吸收能量高效率帶回腦中,幫助思考效果。

 

第三個最大好處是,身體幫助我們專注當下。每一個思考都在「過去」,因為這一秒之前的學習、經驗、認知、體驗,幫助我們對下一秒做決定判斷。頭腦簡單來說是一個「消化過去、計劃未來」的工具,但這一切都跟「當下」無關,唯有身體只跟「當下」有關,因為它只能住在當下。

 

專注身體讓過去所帶來的恐懼降低、對未來不確定感減少。

當下力量是最強大的,專注當下讓過去與未來不再干擾我們。

 

做瑜伽時,如果專注於身體本身而不想別的,我發現身體更平穩、心情更平靜。工作時,即使店內很忙碌又遇到無理取鬧的客人時,透過一面跟客人溝通、一面將注意力同時放在身體各處的方法,耐性會漸漸提高、不悅情緒也能逐漸降低,原來:

 

當下這一刻真的「什麼也沒有」!

 

練習一陣子之後,每天清晨四點半走路去上班時,天空是黑的、馬路是空的、有時颳風下雨、有時寒氣襲來,但只要注意力放在全身、身體能量就能一下子打開,外界能量立即產生連結,原來不是天空在下雨、而是我讓「我的身體」在下雨;原來寒氣不是吹向我、而是我讓「我的身體」有寒氣,相對的,我也能讓下雨變成一場盛宴、寒氣變成清新空氣,我就是一切自然能量,每一個毛細孔都感覺神聖、每一道風吹來都感覺幸福,因為我是大自然的一份子、我就是大自然的化身。

 

晚上睡前也習慣將身體能量打開,從腳指頭一路慢慢感受到頭頂、指尖、身體各處,立刻感受到棉被的柔軟、枕頭的舒適,底下床鋪的溫暖支撐力,房子的堅固,外面天空的龐大、外面動物的動靜等,能量不再只堆積頭腦中,頭腦不再擔憂明天要做的事、過去與未來的恐懼不安,終於不再歹戲拖棚的循環播放。

 

把專注力同時放在身體各處,腦袋也能同時閉嘴,我們又能重新住回當下、成為自己的主人,當下什麼也沒有,除了平靜與幸福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ar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