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Untitled_Artwork.jpg

很少吵架的十年

 

我跟先生認識三個月後交往,交往三個月後決定結婚,然後再半年後就結婚了,所以婚前只相處一年,如今結婚十年,這一切對我來說既不可思議、但卻又自然地毫不意外。

 

我們兩人結婚前都空窗過一段時間,空窗之前都各自經歷過一段非常辛苦的遠距離戀情,所以我們兩人交往之後,對於遠距離戀愛這件事都非常抗拒,這也促成當我們在日本認識並交往後,知道有一天他要回加拿大、而我要回台灣時,我們都很努力避免讓遠距離再度發生,因此為了順利一直在一起而決定結婚,真心感謝那時雙方父母的諒解與支持。

 

在結婚前,我沒有去過加拿大,甚至連美洲都沒踏上過。有時候想,如果將來有一天女兒突然跟我說,她要嫁給一個認識時間很短、婚後又立刻要搬到一個她從沒去過國家的對象時,我真不知道有沒有我爸媽當年的勇氣去支持她XDD。然而婚前我最大的擔憂反而都不是這些,我最擔心的是「我跟先生從沒吵過架」。

 

很多人說情侶一定要吵過架,才能了解雙方真正的個性,但我們兩人當時一點都吵不起來,不僅找不到吵架原因、連很多事情的意見都一樣,完全找不到事情吵。交往時我們還一起去旅遊過,從行前計畫到實際旅遊,一切都進行的很和睦。後來要準備婚禮時,當時先生已經回加拿大工作,所以只有我在台灣跟當時只見過兩次面的他媽媽、也就是我後來的婆婆一起張羅婚禮,但因為我跟先生、還有雙方家人對婚禮都沒太多要求,因此同樣和和睦睦地,一下子就順利地辦完了。

 

轉眼間結婚十年、我也搬來加拿大十年了,我跟先生「慶幸地」這中間終於有吵過架,最嚴重的是搬來兩年後,因為適應不良而很憂鬱時,我們兩人曾經大吵過一兩次,幾個月後當我又重新找回生活節奏,我們又回到過去相處模式,因此結婚十年來的吵架經驗屈指可數。

 

十年後我在想,若真要講為何可以和諧相處,對我來說除了感謝彼此的心意之外,同樣還要感謝我認識先生之前,那一段辛苦遠距離戀愛的寶貴經驗,它教會我許多經營感情的方式,並讓我了解到在感情中,我自己內心最重視的是什麼?當這一個最重視的層面有被滿足到時,其他就不太計較了。

 

我最重視的是找到一個「我願意好好地跟他訴說,他也願意好好跟我講心事的人」。之前辛苦的經驗中,因為彼此文化與個性的不同,我們幾乎每隔幾天就大吵,而且都會吵到激烈咆哮,甚至氣到直接掛電話或轉頭就走的程度,吵完之後彼此瘋狂道歉、或是彼此洗腦其實越吵才越愛等,各式各樣連續劇才看到的瘋狂歷程都發生過,每天過著如雲霄飛車般的生活。當時雙方一開始很願意跟對方講心事,但常常講到或聽到最後,兩人又變成競賽與計較、相互指責、互比委屈,到最後實在太累了,所以我們都逐漸不願再跟對方講心事以免又吵架,又加上後來遠距離的隔閡,所以感情果然變冷也變淡。

 

因此後來我了解到,兩方願意「好好地」講心事,以及兩方也願意「好好地」聽彼此講心事,才是經營感情的根本。當對方在傾訴時,讓他不被打擾的盡情傾訴;當自己想被了解時,對方也願意好好地聽自己說。如果只是花時間比較誰比較可憐、或是誰付出比較多,或者不耐煩聽對方抱怨,對方也一直被打斷自己的抱怨時,不僅更浪費力氣也耗損感情。

 

一段感情理應越談越喜歡自己、而不是越談越討厭自己。

 

所以真要追究兩人很少吵架原因,可能來自我們從過往經驗中,學到願意好好聽自己講話的對方有多難能可貴,並體認到隨時保持溝通暢行無礙的重要性。只要有一點點心事、即使對方哪一點令自己看不順眼,或者彼此帶小孩的理念不一樣等,都會盡量溫和地跟對方溝通,因為每一時刻的「壓抑」都只是在消磨對彼此的信任,感情很容易由「減少溝通」、成為「不懂溝通」、最後變成「不願溝通」。

 

對我來說,結婚後尤其有了孩子之後,對彼此的關注力一定不如熱戀期炙熱,但它也不應該跟婚前差異過大,婚姻畢竟從戀愛而來,它也應該透過「兩人持續戀愛」的過程來好好共同經營與維繫。

 

感情不外乎「兩人願意好好地跟對方說,並願意好好地聽對方講」,當溝通這件事變成生活一部分,它就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,溝通沒問題後,就只剩下雙方了解後一起協調生活細節的安排而已,家庭生活也能多出更多餘裕時間給自己,並更能心滿意足地做自己喜歡的事、營造自己喜歡的生活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arvie 的頭像
    Marvie

    Marvie的湖畔小屋

    Mar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