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<與女神對話>>
吃葷還是吃素?
這個問題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浮現腦中,我愛吃肉也愛吃菜,但殺生的殘忍令我難受,而肉類的美味又令我心動,所以內心糾結一陣子後,又會繼續維持原狀的過日子,直到下一次又因為某些環保文章或殘忍圖片,而讓我再次糾結。
所以我問了女神這個問題,以下是她的回答與我的經驗分享與整理。
我們人類跟熊、狗、豬、鳥類、鯰魚等很多動物魚類都屬於雜食性動物,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吃肉、海鮮、植物、蔬果更各式各樣食物為生。而且若只選擇其中一種也同樣可以活下去。因此,若把吃葷當成錯誤與罪惡看待,這是有違天性的。就像我們不會去責怪熊吃魚,或狗吃肉一樣,這是我們與生俱來的天性,沒有對錯之分。
在早期當人類還與大自然和平共存時,我們跟其他動物一樣,是需要透過狩獵來取得肉類,在大自然法則中,獵人與獵物之間擁有一個平衡的機制,為何會選擇這個動物? 而不是另一個? 在潛意識中,獵人與獵物已經達成共識,我們邀請對方參與我們的生命,對方也同意參與,因此大部分獵人不會狩獵幼畜,或是即使狩獵母親,也會將其幼崽帶回家照顧直到可以獨立存活。
一直到大量畜養行為破壞大自然平衡為止。
比例上來說,若要符合大自然平衡法則,葷素理想的比例應該是1:10,也就是說每一分餐點中只有1/10是肉類(包括海鮮) 就能吻合平衡,但我們現在每一餐吃的肉,幾乎比這標準高上好幾倍,甚至肉類為主的餐點更不在少數,這會造成兩個問題:
- 身體營養不均衡
除了肉類之外,蔬菜、水果、豆類、奶類、穀類等,都是人體所需攝取的營養,但我們卻常把肉類的重要性大幅提升,而忽略其他食物的營養。事實上每個食物除了單獨的營養外,彼此之間更有相互協調關係,例如,我們需要同時吃好幾份蔬菜穀類,才能將一份肉類脂肪完整消化吸收,但若相反時,便祕或胃痛就會找上門。
此外,肉類是口感強烈的食物,就像喜歡吃辣一樣,口味越重時就越吃不到其他食物的滋味,我以前煮飯習慣將肉與菜一起煮,但現在都會盡量把菜與肉分開烹調,因為我發現一起煮時,菜容易被周圍的肉味給覆蓋,而吃不出菜本身的味道,分開煮後,不僅較能吃出每個蔬菜間的原味與口感,它們也顯得更為好吃
二、心理能量不均衡
以能量屬性來說,植物類能量比較緩慢持久,肉類能量比較迅速立即。因此當我們飢餓時,心裡會傾向大口吃肉勝於吃飯,但白飯卻比肉類能提供的飽足感持續更久,此外,萬物講究平衡,因為植物能量溫和所以適合大量攝取,而它也能中和體內的酸鹼平衡,幫助排除身體的毒素;而肉類適合少量攝取,除非是運動員或勞力工作者,一般來說生活中很少需要迅速大量燃燒體力的時刻,若沒這些需要卻大量攝取肉類,只會不斷給身體傳達錯誤訊息,讓它一直處在隨時準備燃燒熱量的備戰狀態,心情也難以放鬆。
再來,自然界有一個平衡機制,這機制創造萬物的平等。當人類藉由畜養的行為來合理化殺害動物時,就已經嚴重破壞自然界的平衡。我們經由繁殖飼養出比實際需要多太多的部分動物,我們也吃進比身體實際需要多更多的肉類能量,這些種種行為直接證明,我們贊成人類合法踐踏生命的做法,即使沒有刻意這樣想,但當行為與感受相互矛盾時,身心也會越來越失衡,內心也會越來越空虛。
因為我們由「自然」運作而生,內心也同樣渴望活在最「自然」的狀態。
結論:少吃肉而不是否決肉
「吃肉是罪惡」的觀念,等於徹底否定人類為雜食性生物的自然法則,用此觀念吃素是有違天性的,真正的平衡是要接受最真實的樣貌,也就是吃肉吃菜都很好。
我們現在已經不住在森林裡,我們也是到市場買肉,而不是經由狩獵與獵物建立彼此允許關係,但在身心靈平衡觀點下,少吃肉 (1/10的日常攝取) 是更健康的方式,唯有少吃才會少購買、少購買才能減少飼養行為,當然更能減少環境汙染、減少溫室效應的產生等太多好處,我們與自然一直都是彼此共存的關係。
當然若要選擇吃素也很好,但建議不要用「吃肉是罪過」的理由來吃素,這樣不僅有違天性,更會因壓抑自己而更痛苦。就像我自己雖然目前還無法做到女神提議將肉類降為1/10的比重,但自從去年底實施一周一餐不吃肉後,我發現不僅那一餐,其他餐的肉類也無形降低,而且味覺變得更加敏銳,吃飯變得更享受也更可口。以前我總希望有一天可以吃全素,因為覺得殺生很殘忍,但每每下定決心後,內心總更想吃牛排、鹹酥雞、烤肉等美食,而現在我仍覺得那些食物仍很美味,但若搭配大量蔬菜一起吃,能讓美味加倍升級。
不是覺得肉類不好吃或有罪惡感,而是發現蔬菜真的很好吃,現在買菜時,蔬菜的量比以前多出兩三倍以上,肉類也降為以前的一半或更少,而且我發現,市場上蔬菜選擇(包括穀豆類) 也比肉類多太多,甚至只要清燙就能吃出豐富口感,我不再矛盾於要吃葷或吃素,無形間身體自然告訴我它想要吃什麼,因為它們更健康也更美味。